2017年四川政采呈現三大趨勢 探路專業化 |
發布日期:2017-12-21 |
□記者 李梓溶 12月13日,首屆四川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負責人大會在蓉舉行,來自全省集中采購機構、社會代理機構的800余人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全省登記注冊的社會代理機構數量已達700余家,我省政府采購工作呈現出三大趨勢—— “觸電”互聯網“無紙化”大勢所趨 “今年我們加強了廉政防控,建立了10余項采購文件范本。”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言人表示,今年該中心在進行政府采購工作時,出現了諸多創新。比如建立起會審制,“當進行重大項目采購時,采購文件由專家和采購人一起會審,確保采購文件的設立依法依規。”而另一大亮點工作,則是建成了電子商城。該中心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以優惠率、服務、物流等環節的能力高低擇優“錄取”供應商,實現了全市采購一張網。“電子商城自9月6日上線以來,現已完成采購項目520余項。”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著重推進無紙化投標。 “政府采購‘互聯網+’的確已是大勢所趨。”中航技國際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化招標投標與傳統的招標模式相比,信息更快更準確,數據更公開透明,招標流程的系統設置加大了防范串標圍標的可能性。此外,還具有方便采購人統計項目數據,方便投標供應商購買文件,減少投標文件的制作失誤等諸多好處。“在‘全國一張網’的前提下,公司還自行開發建設了中航招標網,將傳統的招投標業務引入線上,并成為國家首批取得國家認證的招標采購平臺,截至目前共完成招標項目12000多個,全流程在線開評標項目總額約150億元。”該負責人說。 探路專業化 走細分路線 “目前,政府采購的改革發展趨勢已從重程序的合規性采購向重需求的專業化采購轉變、從重過程控制向重結果評價轉變。”四川中意招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就要求代理機構要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為適應改革趨勢,針對不同的項目的具體情況,我們設置了專門的項目部,并抽調各部門人員共同完成每個項目的招標采購工作。同時,為讓代理工作更具專業性,在省內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設計單位建立了專家支持系統,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家網絡體系。”該負責人說。 “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求,一個政府采購項目已不能以原有傳統簡單的方式來進行。需要通過完整的‘點對點’服務融合解決方案以及專業化、精細化、效率化的服務,才更能體現出政府采購的‘結果’導向。”四川五洲招標代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政府購買服務、PPP等相關改革的迅速推進,代理機構原有的管理理念、流程、模式,必被優化調整乃至重塑。如何順應趨勢找準自己的專業定位,更好地發揮業務專長,是代理機構亟待破解的難題。 四川中志招標代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則認為,政府采購行業自取消資格認定行政許可后,采購人選擇代理機構不再根據資格等級,而是綜合考慮專業水平、信譽狀況和采購能力等指標,這不僅意味著代理機構的監管從“進入審批”轉向“寬進嚴管”,更預示著代理機構之間優勝劣汰的競爭更加激烈。“要達到財政資金使用的物有所值,就需要嚴把采購質量關,抓好一頭一尾。從原來的只重視流程推進,要轉變為事前事后并重,協助采購人做好需求調研和履約驗收。”該負責人說。 強化人才培訓 提高職業水平 “要規范政府采購操作,做優服務,人是最關鍵最重要的因素。”四川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打造一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采購從業人員隊伍,公司成立了川招學院,以總經理為首,公司多個核心成員擔當學院講師,為公司團隊及員工專業化、職業化成長提供保障。 除了企業發力,為提高政府采購從業人員的政策理論水平,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省財政廳近年來也常態性開展了針對代理機構、評審專家以及采購人的專項培訓。截至目前,今年培訓人次已近5000人次。 來源:四川日報
|
|